寒食节的来历(寒食节的来历及相关习俗)

寒食节,是传统中国的一个民俗节日,也称谷雨节。寒食节是在每年清明节的前一天。寒食节的来历与两个故事有关,一是《左传》中的故事,二是《说文解字》中的故事。

传说左丘明曾写下“仲春之月,既望春,且望久矣。其日者,寒食也。” 春将结束,这习俗告诉人们该该关注清明节了。说法中,寒食的含义就在于告诫大家,适当的节食保健身体。而“清明祭扫”始于唐初。唐玄宗时,每年定清明节为“扫墓节”,为了循祖宗教诲,每到寒食,玄宗都先下诏“临幸宫女”,并选派能歌善舞、抒发恋情之情的宫女数十人执灯排列于前引领;其次,召集文武百官暨祭祀往墓扫墓,缅怀祖先之恩,表示自己对他们的思念之情;第三,清明一日,在京城城隍庙前举行庙会,跳青蛙、踢蹴鞠、掷壶、飞鸭等各种民间游戏洋溢京城街市之间,这叫“清明国慰”。

至于寒食食俗,北方的人们会食用寒食粉,还有“斩马桶”等一些活动,南方则会蒸制姜汁糕。

如今寒食节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民俗节日,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已经渐渐淡化。但是寒食节的来历以及相关的习俗却一直流传至今,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
相关信息